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校信息 - 高校资讯 - 正文
复旦校友返校侧记:复旦精神一直激励我
来源:东方网-文汇报 2005-9-26 10:55:42 【字体:小 大】

在鲜花、彩旗、中国结的妆扮下,昨天的复旦校园格外美丽,而从世界各地、祖国各地赶来的数千名复旦校友成为校园里最美丽的一道风景。他们为百年华诞的母校送上深情祝福,也回味着复旦精神带给自己的深远影响。

离上午9点30分的庆典大会还有近两个小时,返校校友就开始向正大体育中心汇集。97岁高龄的张治道老先生身着整洁的西装,戴着助听器,坐在轮椅上由志愿者推着进入校庆会常张老先生1939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,1944年赴美国。能参加复旦百年校庆,老先生显得十分激动,他一字一顿声音洪亮地说:“中国学生能在国外站得住脚,靠的是踏踏实实地工作和研究,这都得益于在母校学习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啊1

  复旦大学中文系1958届校友、日本友人中田庆雄用纯正的汉语娓娓道来,“在复旦,我不仅学到了汉语知识,而且学会了如何做人。‘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’的校训一直激励着我。”他希望在有生之年,继续为中日贸易往来、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发展做出新贡献。

  1957届的稽书佩、1958届的朱宝岭从北京赶来,1961届的赵守垠从美国赶来,还有上海本地的1961届的王沂青、1963届的庄和琳,复旦大学外文系的这几位校友已经有几十年没有见面。年逾花甲的他们身着盛装,互相搀扶着,在校园里一次次举起相机,记录下自己和母校的亲密接触。“母校的变化太大了,今天一天我们都将在复旦度过,参观校园,大家叙叙旧。”赵守垠表达着大家的心声,“看到盛大的庆典,我们非常激动,而复旦的一百年也见证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历史,今天的这个盛典也是国家昌盛的一个缩影啊1

  72岁的吴道人教授1957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,他和几位老同学都是第一次来到复旦校园。看着复旦现在的面貌,吴道人教授说:“综合性大学科研力量强,学科研究组织更全面,复旦医学院一定会有更好的发展的。”作为上海建工集团的董事长,毕业于复旦管理学院的蒋志权参与了母校江湾校区的建设,他希望能为母校发展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。来自台北的校友王绍堉把参加母校百年校庆称为“天大的福气”,他祝福母校也相信母校能够成为全世界学子向往的一流大学。

  2000多名复旦新生身着红、黄、蓝三色校庆T恤衫,成为参加庆典大会最年轻的复旦学子。一入校就赶上了百年校庆,大一新生陈己鹏深感幸运,“更幸运的是,我们成为了文理学院的首届学生,在这个通识教育大平台上,我们将继承复旦的光荣传统,更加努力地学习。”

  今年5月,校友张首晟曾经把祖父的复旦毕业文凭作为贺礼送给母校,昨天,身为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的张首晟再次回到母校,他骄傲地说:“我到过世界各地的很多大学,令我最骄傲的一句话就是:‘我是一个复旦人。’复旦精神一直激励着我,复旦精神与日月同辉。”

  昨晚,在灯火通明的光华楼前,“日月光华盛大之夜——复旦大学建校100周年庆典晚会”拉开了帷幕。这场晚会大部分节目由复旦师生和复旦校友表演,是一场师生同乐、共庆母校生日的欢乐聚会。观看晚会的各地返校校友及在校学生等总人数约8000人。

  光华楼前放起欢庆的焰火。

  本报记者金昊李雪林摄影报道

  老教师合唱《莫斯科郊外的晚上》。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最新文章